rev(东↑西↓)
rev(东↑西↓)
Published on 2025-02-10 / 25 Visits

深度评测天钡WTRPRO NAS四硬盘位设备,AMD R7-5825U持续性能与体验全面剖析

天钡 WTR PRO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四硬盘位 NAS,搭载现代化的 AMD R7-5825U 处理器,支持两个M.2扩展槽,并配备双 2.5G 网络接口。

Image

包装开箱

快递包裹整体设计比较厚实,但器材体积略大,建议在外包装上增加提手,方便用户提回家中。

Image

外部包装采用大气的黑色主色调,正面绘有设备的渲染图,彰显出一种高端与科技感。

Image

包装背面列出了与设备相关的详细信息。我选择的是配备 AMD R7-5825U 处理器的版本。尽管还有更经济实惠的 N100 版本,但我认为 AMD 处理器可能在性能与兼容性上表现更佳,而市场上 N100 的产品已经相当普遍,因此决定尝试 AMD 的表现。

Image

打开包装后,顶部是配件盒,内部的设备稳固地固定在中间,周围被厚泡沫包裹,外加帆布袋保护设备免受刮伤。

Image

产品使用手册相对简陋,我在安装系统和设置 BIOS 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只能通过客服获取指导。

Image

该设备配备的电源适配器为 19V/6.32A 120W。

Image

电源线也如约而至。

Image

在外观设计上,这款设备的磨砂金属机身相当讨喜,显示出不俗的颜值。

Image

前面 LOGO 附带滑动设计,可以隐藏开关机键,从而避免误触,这一设计颇具巧思。

Image

取下磁吸盖板,即可看到硬盘笼,个人认为用塑料材质的背面处理略显简单,假如能够更换为金属材料,会显得更有档次。

Image

设备最大可支持4个3.5寸硬盘,对一般用户来说,这一数量是相对充足的。

Image

硬盘支架的抽拉过程稍显干涩,虽然并不是卡顿,但顺滑性有所欠缺。

Image

硬盘支架的左侧配备硬盘状态指示灯,而中间的镂空部分便于空气流入,为硬盘散热提供保障。

Image

该支架支持免螺丝安装,然而安装与拆卸的过程中却需要些技巧,体验上略显复杂。

Image

这是安装 3.5 寸硬盘后的效果图。

Image

为测试特别购买了四个500G硬盘,虽然无法体验企业级大容量硬盘,但也不必担心机器是否能支持企业盘的问题。

Image

取下硬盘支架后,内部结构将简要展示,评测后我还有意退回,不打算进一步拆解。

Image

与其他设备不同,这款机器的接口设计在侧边,包括DC电源接口、两个2.5G网口、Type-C接口、DP接口、HDMI接口、两个USB 2.0和两个USB 3.0接口以及音频接口。

Image

设备背部装配有专为硬盘散热设计的12cm风扇,保证了散热与静音之间的良好平衡。

Image

设备底部四角铺设了脚垫,但若能扩展至更宽的设计,或许会更加稳固。

Image

螺钉拆卸后便可取下金属盖板,故而不明白为何前面要使用塑胶盖板。

Image

我购买的版本搭载了 16G 内存和 512G NVME 硬盘,旁边还可扩展一条M.2及无线网卡。

Image

设备共配备两条8G的内存。

Image

还配备一条512G的M.2硬盘。

Image

使用体验

以下是我对设备进行的简单测试体验,详细的系统安装教程建议搜索相关资料。

Windows系统

若设备为自带存储,则会预装Windows11系统,用户只需进行开机初始化设置即可。

Image

搭载的AMD R7-5825U处理器拥有8核16线程,性能非常强大。

Image

图形处理单元为Radeon RX Vega 8(Ryzen 4000),在集成显卡中也是相当强劲的一款。

Image

使用CPU-Z检测的方法,单核得分622.3,多核得分5102.9。

Image

进行FPU和甜甜圈双重压力测试5分钟(室温14°),CPU温度维持在约56°,散热效果非常不错,风扇声也相对安静。

Image

鲁大师跑分测试结果显示:处理器得分523235,核显得分70516。

Image

搭载4块硬盘及2条M.2的功耗表现为:待机时功耗为30W,双重负载时功耗62W。

Image

UNRAID系统

整体的硬解码兼容性表现尚可,针对温度及风扇插件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

Image

四块硬盘及两条M.2均可正常识别,温度表现也都良好。

Image

安装所需插件后,GPU驱动可正常使用,并可在仪表盘上查看显示。

Image

双2.5G网口的功能亦正常运作。

Image

显示温度和控制风扇的插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是缺少驱动,不过风扇的散热与静音表现尚可。

Image

FnOS系统

测试最新的飞牛操作系统,检测到的兼容性表现良好。

Image

资源管理器显示设备状态,CPU和GPU温度显示正常。

Image

处理器款式得以正常识别。

Image

GPU也无兼容问题,功能正常调用。

Image

播放17GB的4K视频转1080P,使用GPU进行硬解解码流畅无阻。

Image

资源管理器显示GPU状态正常,运行轻松,几乎无需负担。

Image

四块硬盘和两条M.2都可被纳入存储空间。

Image

硬盘温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风扇噪音得到良好控制。

Image

双2.5G网卡也可正常工作。

Image

综合总结

起初我对AMD处理器在NAS系统上的兼容性存在疑虑,但经过测试后发现其表现相当不错,尤其是集成显卡在硬解方面表现卓越。在我看来,大多数用户使用N100系列处理器就完全足够,适合进行日常数据备份、观看电影、实验Docker和虚拟机,而无需追求更高性能的AMD处理器,虽然其价格和能耗相对较高。

Image

这里我分享一些个人视角下设备的一小部分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这个磁吸盖板虽然外观尚可,但其材质为塑料,我更偏爱金属的质感。

Image

硬盘支架在使用时显得比较廉价,右侧留有标签位,但未附带贴纸。

Image

设备侧边接口设计令我困惑,不太容易评价。

Image

而背面风扇的防护栏若可拆卸将大大方便清洁工作。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