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本石头记》:揭示《红楼梦》的终章与深意

从小,我家就有《红楼梦》这本书。十几岁时,我曾深陷其中,认真研究过一段时间。那时的信息获取远不如现在的网络时代,我和许多人一样,对《红楼梦》充满了疑惑与遗憾。

最近,我重读了一本名为《癸酉本石头记》的续作,重新点燃了我对《红楼梦》的热情。此版本是由一位自称小时候家庭有全本《红楼梦》的作者所写,他通过记忆和曾经的抄录,将后28回的情节复原。尽管文笔不够优美,但细细品味后,发现这些情节的合理性逐渐显现。书中的许多巧妙之处,恰如其分地呼应了前80回的伏笔,这种巧妙之处并非孤立存在,使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我开始相信,这些情节可能是原作后28回的真实内容,或者是原作的底稿。我希望分享我的这些感受。

在深入讨论之前,便于不熟悉《红楼梦》背景的读者理解,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红楼梦》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展开讨论。

版本简介

大多数读者所接触的版本是通行本,即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版的版本(当前不再认为是高鹗所续写),也被称为程高本。除了后40回为续写并扭曲了作者的原意外,前80回的许多内容也遭到大规模修改,导致许多情节矛盾重重。如今普遍认为“程高本”受满清朝廷指使,故意扭曲和损毁原文的意图。

幸运的是,除了程高本,还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蒙藏本等早期手抄本,这些手抄本基本上保留了作者的原意。近年来出版的《红楼梦》前80回,也都以庚辰本为底稿,不再使用程高本。

章回结构

程高本共120回,而经过研究,原作在80回之后的实际回目应该是28回,总体全书一共108回。

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在80回后将揭晓。但由于80回后的文稿遗失,因此《红学》的热门话题便是根据前80回的内容推测各个人物的命运。

关于脂批

手抄本中,除了原文,在空白处有许多点评文字,作者包括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松斋等。其中以“脂砚斋”的批文最为丰富,不仅数量多,而且对文字的解读非常准确,常透露出80回后的内容,甚至章回名称。因此,这些批文被统称为**“脂批”**,它们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依据。根据脂批的内容来看,批书人可能也是《红楼梦》的创作人之一,且原本应该已经完成,至少有全本的底稿,只因种种原因遗失或被毁坏。(对《红楼梦》有兴趣的人,强烈推荐阅读脂批本)

图片

(红色字迹即为脂批)

红学流派的划分

红学主要分为考证派和索隐派。考证派认为《红楼梦》讲述的是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家事,代表人物胡适,他的许多观点如今已被证实有误。索隐派则认为《红楼梦》是明末遗民所作,主旨在于悼念明朝,表面上写闺阁钗裙,实际上暗喻明朝灭亡与清朝入关的国事(代表人物:蔡元培)。

作者的争议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有很大争议,曹雪芹只是一个代号。考证派一般认为曹雪芹为江宁织造府曹寅的孙子,但曹家家谱上并没有这个名字。考证派认为他是曹天佑的别名,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支持这点,现有证据甚至有伪造的嫌疑。因此考证派内部也有一派认为作者是曹天佑的叔叔或继父:曹頫。

索隐派则认为《红楼梦》是明末遗民所作,可能是一个南方文人团体合作的作品。在明朝灭亡后,满腔愤慨的他们在清朝盛行的文字狱下,借助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写出了一部讥清悼明之作。我越来越觉得这个观点更为可信。

《红楼梦》的行文手法

《红楼梦》的行文手法极为特殊,善于利用谐音、拆字和诗词暗示人物命运,从而隐含作者的意图,堪称春秋笔法的集大成者,甚至可以说《红楼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文字解谜游戏。

谐音方面,例如开篇提到“徦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因此第一批出场的人物名为贾雨村和甄士隐,二者谐音“真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此外,书中主要讲述四大家族“贾王薛史”,谐音“家亡血史”。贾府四位小姐“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此类谐音数不胜数。

拆字法方面,例“金陵十二钗”是将“王”字拆开。例如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是将“休”字拆为“人木”,暗示王熙凤在后80回将被休妻。

诗词方面,诗词在《红楼梦》中占据重要地位,每首诗词基本上都是谶诗谶语。特别是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阅警幻仙姑的册子得知主要角色的判词和曲目,这些诗词曲目就是每个人的命运。例如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和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包含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名字谐音,以及她们的结局。


以上是《红楼梦》背景的基本情况。我原本只想简单介绍一下,然而为了展开讨论而写得过于简略。接下来,我将直接讨论《癸酉本石头记》给我带来的感受。


《癸酉本石头记》几乎对每个角色都做了交代,且出奇地符合前80回的伏笔。虽然不能逐一列出,但我想提几个曾让我困惑多年的问题,这个版本是如何解答的。这些内容更适合读过《红楼梦》原文,甚至对其有深度了解的人阅读,或许能产生类似的恍然大悟的感觉。

后28回的禁毁内容

我长期困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红楼梦》后28回究竟写了什么内容,竟让满清封禁,甚至不惜耗费人力物力续写来歪曲原作?

以前我认为,后28回应该是贾家被抄家,家破人亡,毫无禁毁的理由。书中豪门哪个没有罪过?为何要封禁呢?即便在手抄本已广为流传的情况下,仍要特别组织人力物力来续写歪曲结局?

《癸酉本石头记》的后28回给了我清晰合理的答案:后28回不仅是贾府的末日,更是天下的乱世。最后,外族“戎羌”(谐贾蓉、贾蔷)入侵中原,贼寇四起,屠杀平民,本朝灭亡,改朝换代

“戎羌、外族”,这不就是指代满清吗?而且前80回已有许多末世的暗示。例如探春的判词:“生于末世运偏消”,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这些灵秀之人最后惨死,主要是因外族入侵。

结合前80回中,林黛玉嘲笑史湘云的装扮、贾宝玉自称是大舜之正裔、薛宝琴作诗“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等细节,这本书的讥清悼明主旨显而易见,满清朝廷绝不容忍。

贾宝玉最后娶的谁?

在通行本(程高本)中,宝黛钗三人的关系变成了两女争一男的俗套故事。贾宝玉以为自己娶的是林黛玉,实际上新娘被替换成薛宝钗,林黛玉被气死。这种情节与前80回的文风和伏笔相矛盾,不可能出现。

在《癸酉本石头记》中,贾宝玉的妻子确实是林黛玉。只是在结婚当天,贾府被抄家,婚礼未能如期举行,但贾宝玉已被认作主子,接替王熙凤的管家工作。在后来的乱世,贾宝玉被掳,是林黛玉组织家丁对抗来抢劫的流寇。

这完美契合了林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咏絮才”出自东晋的谢道韫,她因写下“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诗句而闻名。在贾府的最后时刻,林黛玉肩负起管理和保护贾府的重任,最终以“宝二奶奶”的身份随贾府一起消亡。

这样才叫“还泪报恩”。我从未想过要自己愚蠢地哭泣来报恩。

关于林黛玉的死我还有一点想指出。多年来我对她这个角色情有独钟,始终铭记与她相关的几条线索。

第一,林黛玉初入贾府时,一条脂批提到贾母问她吃什么药,并说:“我这里正配药丸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此处甲戌侧批:“为后菖、菱伏脉”。贾菖、贾菱是贾府负责配药的人名,而程高本后40回没有提及。

第二,中秋节林黛玉和史湘云对诗,林黛玉有一句:“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第三,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

这几条线索都指向林黛玉的死,与贾菖、贾菱在她的药中做了手脚有关;第三条则直接指明她自缢的结局。多年后,我偶然关注《红楼梦》的研究成果,却没有看到有人将这几条线索拼合。

直到我遇到了《癸酉本石头记》,情节显示:林黛玉成为宝二奶奶后,发现贾菖贾菱偷东西,打了几十大板。随后她看到贾菖贾菱欺负小厮,便当众呵斥并让林之孝打他们。贾菖贾菱心生怨恨,恶意报复,在林黛玉的药里加大了剂量,甚至另加虎狼之药。林黛玉服药后,药劲发作,已处于生死边缘。当时恰逢荣国府失守,黛玉为保名节,最终选择在大观园的一棵槐树下自缢。(这个情节是否很熟悉?)

我看完后倍感欣慰,萦绕在我脑海中的线索终于拼凑起来。那种感觉难以言表,仿佛它在温柔地问我,是否等待这个答案已久?

薛宝钗的真实面貌

薛宝钗在前80回中的表现褒贬不一。喜欢她的人认为她情商智商在线,是完美女人。不喜欢的人则说她心机重,手段阴险,为了嫁入贾府不惜损人利己。

例如,薛宝钗借住荣国府多年,积极散播“金玉良缘”的言论,试图拆散宝玉和黛玉。

在第27回,宝钗扑蝶时(扑“一对玉色蝴蝶”),偷听到小红与坠儿在滴翠亭的对话。小红推开窗看到薛宝钗,薛宝钗立即嫁祸给林黛玉,故意让小红以为刚才偷听的是林黛玉。

在第73回,薛宝钗直接引发了抄检大观园的秀春囊事件,前文提到的薛蟠从外地带回的一批货物,薛宝钗整理后带入大观园,但到底是谁丢的香囊,前80回中依然是个谜。

在《癸酉本石头记》中,随着局势复杂化,薛宝钗的人设彻底崩溃,开始摊牌。

首先,她以大观园里有不干净的东西为由,请来半仙驱鬼,借此对贾政说要给宝玉配一个“”才妥帖(她自己),却被贾政驳回。

随后,薛蟠直接指责自己的秀春囊被薛宝钗拿走,最后得知在大观园内被傻大姐捡到。显然,秀春囊是薛宝钗故意丢在大观园里,目的在于搅乱局势,让黛玉无法接近宝玉。

最后,在乱世来临时,贾宝玉被贾环(谐音“家患”)等人掳走,后辗转被送到蒋玉菡和袭人所在的紫檀堡(与脂批对应:“花袭人有始有终”)。薛宝钗也住在这里,她迫使被软禁的贾宝玉学习八股文考取功名,这与她的判词“可叹停机德”相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薛宝钗在贾宝玉被软禁期间,假称林黛玉已死,导致两人未能团聚。直到一年后,贾宝玉才在荣国府找到林黛玉的尸骨。这与薛宝钗的“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谶诗契合,她在《癸酉本石头记》的判词为“无情”。

薛宝钗和贾宝玉的最终结局是:贾宝玉被薛宝钗的“停机德”精神摧残,忍无可忍,选择出家当和尚,永不再归。薛宝钗在几年的活寡后,偶遇了在荣国府的贾雨村,并嫁给了他。

初次听闻这一观点的读者或许会感到震惊,但早在许多年前,红学大师周汝昌就曾提出过这个看法。这恰好应了贾雨村所作的诗:“钗在奁里待时飞”。二人志趣相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薛宝钗与贾雨村最终的结局是,京城空降一位大官,正是当年葫芦庙里的小僧,他因贾雨村的过河拆桥被发配边疆,反过来将贾雨村一家发配边疆,薛宝钗则跟随死于冰天雪地的途中,正应了她的判词:“金簪雪里埋。”

一切都如此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许多人认为薛宝钗是完美女人,实际上是被她前期的“高情商”形象误导,而未能看到剧情的真实。在《红楼梦》中,所有势力的斗争并非直言,而是通过对话和情节揭示。

例如在第35回,薛宝钗当众拍贾母的马屁,贾母先是反驳了她对王夫人的依赖,随后又夸赞薛宝钗的能力。“四个女孩儿算起”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讽刺薛宝钗,表面上看似夸奖,她实则被贾母看低。

没有生活阅历和文学素养的人,可能难以识破这些手法。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另一方面,我们在看《红楼梦》时,别被影视剧形象误导。书中薛宝钗当林黛玉进贾府时13岁,黛玉才6岁,贾宝玉7岁。在这种背景下,再看薛宝钗急于嫁入贾府的手段,便能更加清晰。

《红楼梦》是否写的是江宁织造府的事?

我们再来讨论“曹雪芹”这个名字。有观点认为这是“抄写勤”的谐音,但目前没有脂批证实这一点,我们暂且不论。

我们要提到的是,整部《红楼梦》中没有人留下真实姓名,曹雪芹自然也不是他的真名。由于书中内容讥讽明清,因此必须隐匿真实身份。江宁织造通过曹寅的身份作为满清的包衣奴才,曹家的背景使他不可能公开讽刺清朝。

此外,曹姓与朱姓同源。周朝时,周武王封曹姓后人在邾国,后有人改姓朱。明朝灭亡后,许多朱明皇族后裔为自保,改姓曹,因此《红楼梦》中的曹雪芹,未必真的姓曹。

而《癸酉本》的内容则完全推翻了《红楼梦》讲述江宁织造府曹家之事的观点。如果说前半部分的锦衣纨袴生活勉强可以联想,那么后面的乱世与江宁织造无关。

《红楼梦》的隐喻

《红楼梦》还有一个别名,叫《风月宝鉴》。书中的风月宝鉴是一个双面镜,正面是美人画皮,背面则是骷髅白骨。原文写道:“两面皆可照人。”这表明《红楼梦》表面上写的是一个故事,背后隐喻另一个故事。

那么,《红楼梦》背后隐喻的到底是什么?书中提到的“风月”在当时是个敏感词,暗指明清两个朝代。一般人不敢用。

如前所述,索隐派认为《红楼梦》表面上是写闺阁女子的故事,实际上暗写明朝灭亡和满清入关。我在少年时沉醉于宝黛爱情,对这个理论不以为然。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再次阅读此书,许多内容其实一目了然。

例如,荣国府的大殿荣禧堂有两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在清朝,特别是康雍乾三朝,文字狱盛行,荣禧堂这幅对联的敏感程度不言而喻。

此外,在第53回,宁国府在除夕祭宗祠时提到有九道门,这更是超出常规,只有皇宫才能有。

《癸酉本石头记》中对明朝旧事的暗写,则更为明显。

例如林黛玉在槐树下自缢,正如明崇祯帝在煤山槐树下自缢;在第92回,宁国府的田庄管事乌进孝成为流寇,喊出口号“天有恩与人,人无报与天,当杀尽天下人,以合天意...”,这不就是历史上张献忠屠四川的写照吗?

从一个角度来看,《红楼梦》的每个主要人物和事件,都应映射明朝和清朝初年的历史。它的主旨在于表达对异族入侵、亡国灭种的悲愤,试图以另一种方式留存历史。

这才是《红楼梦》的真正伟大之处,表面写闺阁琐事,背后却深含国仇家恨。它不仅故事精彩脱俗,而且寓意深刻,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因而被誉为汉语文学的巅峰。

许多人因为受学校教材内容的影响,可能从未听说过索隐派,以为《红楼梦》的作者是确定的,因此初听此理论时,会觉得过于牵强。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查证各种资料,我逐渐接受了新的观点,体会到了恍然大悟的感受。

以往信息闭塞,阅读脂批本几乎是个圈子里的特权,而今网络上已有多个版本的脂批本,感兴趣的人只需阅读脂批原著,就能大致明白了。


结语

总之,《癸酉本石头记》解开了我多年来的疑惑。即使一些红学专家曾提出相关理论,但总让我感到不足。直到看到《癸酉本》的情节,我才真正体会到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主观的感受让我倍感兴奋,若有不理智之处,还请见谅。

《癸酉本》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其文笔和文风与原作相差甚远。其次,个别角色的结局超出以往的想象,甚至有些荒谬。然而,这本书对众多角色结局的完美交代,已非一般人能做到。连红学大家周汝昌的《红楼梦的真故事》中对80回后内容的探讨,都未能如《癸酉本》般严丝合缝。

张爱玲曾说《红楼梦》未完是人生一大憾事,如今因《癸酉本》的出现,我心中的《红楼梦》已然完结。我的学识有限,这只是基于我对《红楼梦》的理解,分享一些个人感悟。欢迎喜欢《红楼梦》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


特别说明:本文所提“满清”,特指古代封建王朝,与现代“满族”同胞并无关系;“汉文化”泛指封建礼教文化,与现代“汉族”同胞亦无关联。本文旨在探究《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及其创作目的。要理解几百年前的书,首先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请勿以现代眼光代入。